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下,如何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最大限度落实学生就业,成为对职业院校新的考验,在此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作为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不断在「摸石头过河」中创新和改革,在成绩取得中强化推进,在痛点问题上积极攻克,让工学结合得以从知到行。
现代学徒制打通了就业闭环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学徒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其统领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或其他类型学徒制的地位。学徒制的阶段性实践并非一蹴而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最初学徒制不被社会认可,舆论呈负面态势,到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在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下实施由党和政府组织、领导、管理的「多元协同、校企双责」的育人实践,职业教育正在此模式践行中面向市场、面向能力、面向社会、面向人人,成为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培养产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应然需要。
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双重主体育人为根本,以「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为保证,以岗位成才为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深层次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形式。
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专业成长之路是现代学徒制的一大优势,对于职校生而言,落实就业是重中之重。而招生招工一体化能够让学生入学即就业,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缩短了学生上岗后的适应时间,学生的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持续增强。正如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采用「先招生后招工」的一体化人才招录模式,恰恰是落实现代学徒制的一大举措,顺利地将「 职业院校为合作企业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转化为「合作企业为自己培养人才」的现代做法,让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学徒制的模式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进行创新,目前打造了「教学做一体,项目岗位对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在学徒培养的第一阶段,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第二阶段,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参加对接岗位的综合项目实训。第三阶段,合作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预定学徒岗位跟岗实习,为学生指定企业师傅,企业师傅与学生签订《师徒协议》。通过跟岗实习,学生逐步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为下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后的独立上岗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学徒制在大数据会计专业的育人创新
随着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会计这一较为传统的专业和职业,逐渐转向大数据会计,需要统计、数学和计算机等多方面能力的加持。岗位需求的转变对于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提高了入职准入门槛,为此,职业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寻找新的育人模式。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会计工厂」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以及校企专业共建产业学院模式等。
现代学徒制常由高职院校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财税咨询服务公司合作,由院校提供办公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提供真实单据、账簿和业务资源,依托企业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实岗位和真实业务,由企业师傅指导学生,提升学生的真实业务处理能力。这种模式虽然并不能完全实现招生即招工,但学生可以在毕业时由公司推荐就业,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学徒制的训练,实现真账真做、现实业务即时处理,进行集核算、报税、咨询、管理于一体的全流程操作。这是在会计行业的人才培养的创新形式,是数字化赋能下的育人创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示范点建设项目是2023年12月有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省级项目,为河南省第三批学徒制项目。是河南省第一批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是郑州地区民办职业教育第一个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被确定为学徒制试点专业后,就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课大循环+小循环”特色教学模式,教师到企业实践、师傅在学校授课的特色教学组织形式,与多家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成立改革小组,明确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坚持企业主体、学校主办,通过学生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接产业,实现招生与招工连接、上课与上岗对接、毕业与就业衔接,校企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实用为中心,以“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满足行业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务实、踏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